新德里旅游概況
時間:2013-04-01
來源:
北京旅行社
作者:admin
瀏覽:
概況
新德里是印度共和國首都,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它位于東經77度,北緯28度。恒河支流亞穆納河從城東緩緩流過,河對岸是廣闊的恒河平原。新德里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輕的城市。作為德里中央直轄區,它既包括飽經滄桑的老德里又包括中央政府所在地的新德里,統稱德里。總面積為1485平方公里,人口約900萬。主要語言為英語、印地語、烏爾都語和旁遮普語。
德里有著光榮的過去和悠久的歷史,作為古都和文化名城,深深的吸引著無數各地來的游客。據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記載,公元前1000多年以前,班度族曾在此建都。公元前1世紀,孔雀王朝的王公拉賈·迪里在此立國,構筑都城,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這座城市。它又是印度歷史上7個王朝的遺址,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物,可以說是印度歷史文物的寶庫。現在的舊德里是最后一座保存下來的城市。在城區和郊外還保留著不少古城的斷壁殘垣,至今還能辨認的古城有6座。其中有:1060年印度教王國阿里南格帕爾國王時期建造的拉拉科特;1304年卡爾吉王朝阿拉·烏德·丁國王時期建造的西里城;1321年杜洛拉克王朝時期建造的杜洛拉特巴德;弗羅茲·夏·杜洛拉克時期建造的弗羅茲巴德;16世紀莫臥爾王朝時期建造的普拉納奎拉等。現在遺留下來的舊德里,是莫臥爾王朝第五代帝王夏杰罕下令在1638年動工興建的。
舊德里的名勝古跡很多。在城東北角有一處著名的古跡,這就是印度的“紫禁城”--德里皇宮。因其圍墻是用紅色砂巖建成,故被稱為紅堡。凡到過德里的人,都要去游覽這座聞名遐邇的宮堡。它于1639年動工,歷時10年建成。整個建筑呈八角形,有5個城門,臨河一面的城墻高達30米,雄偉壯觀,氣勢磅礴。城內的內殿都是用大理石與紅砂石砌成。石柱和墻壁刻有花卉人物的浮雕,窗欞用大理石鏤空,嵌鑲有各種寶石,燦爛奪目,富麗堂皇。數百年來,紅堡幾經戰火浩劫,現在幸存的有覲見宮,這是一座三面敞開的殿宇,只有東墻,墻上原鑲有寶石,拼成色彩絢麗的圖案,1857年民族大起義時被洗劫一空了。另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殿宇,叫樞密宮,是紅堡最豪華的建筑,有“塵世天堂”之譽。堡內還有御浴室、國王私室、珍珠清真寺以及樓臺亭榭等建筑,保護得比較完好。
孔雀王朝興建的舊堡遺址和阿育王石柱,在這里經歷了2000多年的歲月。建于13世紀的庫塔布塔,風格別致,造型美觀。塔基的直徑大約有14米,塔身分為5層。前3層全部用紅砂石建造,每層外表有凸起的豎立的裝飾性折紋,第一層的折紋是角形和半圓形相間,第二層全都是半圓形,第三層是角形。最高兩層的塔身全是用白色大理石建造。
聳立在德里城東南的大鐵柱,是一個古代冶金的奇跡,鐵柱高7.1米,重60噸,鐵柱裸露在荒野中,距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任憑風吹雨淋,從不生銹。經化驗證明,它的成分除了鐵之外,還有碳、硅、磷等,這說明在1500年以前古印度人民就掌握了先進的冶煉和鑄造技術。這可以算作冶金史上的一項成就。
今天德里早已是印度共和國的工商業中心。新德里作為首都的職能,許多方面都得到優先發展,因此德里在印度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里的主要工業有:棉紡織、毛紡織、化工、煉鐵、木材加工、印刷和食品工業等。德里的手工藝品也聞名于世,特別是寶石、金銀細加工和象牙雕刻等手工藝品更是著名。
德里現已成為印度的鐵路、公路和航空的交通樞紐。通過火車、汽車和飛機與全國各地和國外一些城市相通。德里市郊的巴蘭機場現已成為南亞最重要的國際機場。
重要數據和景觀
位置:德里位于恒河平原西部,臨近北方邦和哈里亞納。距離喜馬拉雅山160公里,在恒河支流亞穆納河東岸。
面積:1,483 平方公里。
人口:13,800,000
民族:印度-雅利安人、德拉威人等。
語言:印度語、英語
宗教:印度教、穆斯林、基督教、錫克教、佛教、耆那教等。
時區:GMT/UTC +5.5
貨幣:印度盧比(Rupee),1美元等于42印度盧比。
區號: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