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美食,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德國,法國,中國,意大利等等,似乎荷蘭的美食并不是那么出類拔萃。其實荷蘭不僅僅是風車王國、郁金香的花海,還有眾多的美食。接下來,小編帶你一起欣賞荷蘭的美食吧,注意別留口水噢!
土豆泥配烤香腸:我覺得再難找出像荷蘭人一樣熱衷于把土豆當主食的國家了。出生于荷蘭的畫家梵高不是有幅名畫就叫“吃土豆的人”嗎。荷蘭人會把綠色蔬菜,如甘藍菜或菠菜,和煮熟的土豆放在一起攪拌,再加點鹽或橄欖油調味,這就是荷蘭人晚餐的一道主食了。可能因為MissJoy不是個香腸愛好者,對于這盤子里的香腸自是給不出如“很贊…美味…好好吃”的評價了。
荷蘭白蘆筍:5月正是白蘆筍當季,象牙白色的它身材飽滿,多汁無渣,身價至少比青蘆筍高出三倍,因為它每年只有一到兩個月的當造期,又需要超悉心的培養,所以身份自然分外金貴,所以有蔬菜王子的稱號。
天然發酵芝士:從5月28日到6月7日,北京海航大廈萬豪酒店舉行荷蘭美食節,還特別從荷蘭請來久負盛名的米其林明星廚師Karl van Baggem坐鎮,每天都有20多款荷蘭菜式熱辣奉上。
荷蘭乳酪:荷蘭的乳酪是奶酪王國的瑰寶。根據最早的記載表明,荷蘭的奶酪工業始于9世紀。這些奶酪出產于里斯蘭省,為莎琳馬格宮廷所享用。在中世紀,奶工業已日趨成熟,在哈勒姆、林登和里沃登都建有專門的奶酪稱量市場,用以規范奶酪的大小。
野菌釀鴨胸:野菌用的是荷蘭蘑菇,香味比中國蘑菇的濃,最容易吊出食材的味道。
荷蘭鯡魚:鯡魚是北國的產物,在冰冷的海水中生長,使得這些銀白色的小魚身上的油脂特別豐厚,因此口感很甜。不少北方民族都愛吃鯡魚,北歐的維京人會用各種香料腌漬、蘇格蘭人吃烤煙熏鯡魚配威士忌,日本北海道的人做成生魚片沾醬油芥末......但全世界的吃法都比不上荷蘭人的鹽漬鯡魚好吃,尤其是吃時一口鯡魚配一大口碎洋蔥粒,又甜又嗆又鮮美。
荷式牛仔肉:用的是半歲以下荷蘭牛仔,想嫩口就挑牛柳,要爽口香濃的就要牛仔腿,記得請廚師切深一點給你,這樣就可嘗到外層香口內里嫩滑的雙重口感。
黑殼青口:比新西蘭青口更清甜無渣,夠嫩。
番茄啫哩:口感近似雪葩,加了少許辣椒油更吊出番茄的清甜。
荷蘭薯條:荷蘭的薯條是很多從荷蘭回來的旅游者不可忘懷的一道美食。它并不是像某些快餐廳那樣的小薯條,細而短;而是會切得很大塊,很粗,這樣可以保證在炸薯條的同時,確定出來的薯條可以是外面酥脆,而里面是軟度適中。
楓糖華夫餅:一提到華夫餅,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厚厚的美式或比利時出品的“發面”華夫餅。它的本質是一張薄薄的華夫餅,中間加了楓糖糖漿,可以做成巧克力味的。在荷蘭,這是一個不分年齡層次的美味零食,但是很甜很長胖,吃兩片華夫餅,就提供了一餐所需的熱量,約500卡路里。在中國的超市好像不是很容易買到,但是萬能的淘寶,會給你想要的一切。
碗豆湯:豌豆湯顧名思義就是用豌豆或者其他豆子,加胡蘿卜,土豆啊熬成的濃湯。雖然長得略像吐物,但是味道還是不錯的。
荷蘭風車曲奇餅:它是冬季的應景食物,所以原料中全是味道溫暖的香料,比如肉桂、丁香、豆蔻、苜蓿、姜和胡椒。與Speculaas餅干都是荷蘭每年的十二月五日的“圣尼古拉斯”節日吃的節慶食品,原料也相同。
雞蛋餅:沒錯,你沒看錯,這就是雞蛋餅。你以為荷蘭的雞蛋餅,法國的可麗餅的做法很洋氣嗎?你錯了,就是適當比例的水、雞蛋和面粉的混合物。在中國,這可能是連餐桌都上不了的小食。但是,在荷蘭,這是一款深得民心的主食之一。在荷蘭,雞蛋餅可以配一切,奶酪、蘋果、巧克力醬、淡奶油和雞蛋酒等。
甘草糖:你肯定知道潤喉的甘草糖是什么味道的吧。這個東西比國內的甘草糖還要重口。荷蘭市場上分甜、咸等各種口味,如果你有機會去阿姆斯特丹玩一圈的話,有機會買到巧克力和辣椒味的。
蘋果派:應該不少人會認為蘋果派是美國貨,但是據荷蘭朋友說,那是因為當年好多荷蘭人跑去美國定居,把這貨帶到了美國,然后發揚光大了。蘋果派更加真實的闡述了“蘋果和肉桂是靈魂伴侶”的這一說法。
美食無國界,或許此刻你已被誘惑,如果你愛花、愛生活、愛大自然,也愛美食,那么千萬不要錯過噢!
更多旅行相關內容請訪問北京旅行社。
線路名稱 --> | 發團日期 | 參考價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