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屬中國四大菜系之一,講究五味調和,以味為本,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古老的川菜自秦漢時發端,如今,其強勁的勢力更是滲透了全國各地每個角落。
品嘗川菜可以去羊西線和紫荊小區,那兒有很多不錯的飯館。推薦:紅杏酒家、大蓉和、江湖味道(張藝謀在那兒拍的成都宣傳片)、周大媽夕陽紅。如果拿不定主意,讓出租車司機推薦也是個好方法。
川菜中最具革命性的是火鍋。四川的火鍋花色品種繁多,鍋底就有數十種,常見的有清湯、鴛鴦、麻辣等等。下鍋的原料更是數不勝數,凡是可以吃的東西皆能下火鍋涮、煮、燙。比較近幾年,又在火鍋的基礎上派生了“串串香”(麻辣燙)。
推薦孔亮鱔魚火鍋、德莊火鍋、皇城老媽火鍋(比較貴),以及很多不怎么出名但是生意很紅火的店,看到人多就去肯定不會錯。還有冷鍋魚推薦:三只耳、賴皮魚。
小吃在總府路和春熙路比較集中,可以品嘗龍抄手(一樓經濟,二樓50-300元/客不等)和夫妻肺片,如果可以吃豬腸的話推薦吃青石橋的肥腸粉。
還可以去武侯祠旁邊的錦里一條街,那里裝修成老成都風格,幾乎集中了成都所有的有名小吃。不過價格較別處高一些,另外游客比較多。
美食之都
中國成都市于2010年2月獲批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并被授予“美食之都”稱號。
著名小吃
一、陳麻婆豆腐 二、雙流兔頭 三、夫妻肺片 四、二姐兔丁 五、傳統鍋魁 六、擔擔面 七、龍抄手 八、鐘水餃 九、韓包子 十、川北涼粉 十一、葉兒耙 十二、甜水面 十三、三大炮 十四、賴湯圓 十五、洛帶傷心涼粉 十六、蛋烘糕 十七、軍屯鍋盔 十八、肥腸粉 十九、冒菜 二十、串串香 二十一、查渣面 二十二、棒棒雞 二十三、廖排骨 二十四、龍眼包子
麻婆豆腐
陳麻婆豆腐是由國家命名的一家《中華老字號》老牌名店。 清朝同治初年(1862),開業于成都北郊的萬福橋。原名陳興盛飯鋪,主廚為陳春富之妻。陳氏所烹豆腐色澤紅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燙、形整,極富川味特色,很快便名播遐爾,求食者趨之若鶩,文人騷客常會于此。有好事者觀其陳氏臉生麻痕,便戲之為“陳麻婆豆腐”,此言不徑而走遂為美談。飯鋪因此冠為“陳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陳麻婆豆腐就被列為成都的著名食品。
夫妻肺片
成都地區人人皆知的一款風味名菜。相傳在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華,與其妻一道以制售涼拌牛肺片為業,他們夫妻倆親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籃叫賣。由于他們經營的涼拌肺片制作精細,風味獨特,深受人們喜愛。為區別一般肺片攤店,人們稱他們為“夫妻肺片”。設店經營后,在用料上更為講究,以牛肉、心、舌、肚、頭皮等取代最初單一的肺,質量日二姐兔丁益提高。為了保持此菜的原有風味,“夫妻肺片”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擔擔面
擔擔面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面粉搟制成面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豬肉末而成。成菜面條細薄,鹵汁酥香,咸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廣為流傳,常作為筵席點心。擔擔面中最有名的又要數陳包包擔擔面了,它是自貢市一位名叫陳包包的小販始創于1841年。因最初是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而得名。過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擔擔面,用一中銅鍋隔兩格,一格煮面,一格燉雞或燉蹄膀。現在重慶、成都、自貢等地的擔擔面,多數已改為店鋪經營,但依舊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擔擔面特色最濃。
韓包子
成都名小吃韓包子從創業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1914年溫江人韓玉隆在成都南打金街開設“玉隆園面食店”,因其包子味道格外鮮美而在成都站穩了腳跟。韓玉隆辭世后,其子韓文華接替經營,在包子的做法上精心探索、實踐,創制出“南蝦包子”、“火腿包子”、“鮮肉包子”等品種,在成都飲食行道一炮打響,名聲不脛而走。后來韓文華干脆專營包子, 并將其店名更換為“韓包子”,生意越做越紅火。從解放前至今,韓包子在成都、四川乃至全國,一直享有經久不衰的聲譽。
線路名稱 --> | 發團日期 | 參考價格 |
---|---|---|
四飛常規... |
天天發團 | ¥ 5220 起 |
四飛 純玩團... |
天天發團 | ¥ 5300 起 |
九寨溝 黃龍 成都 樂山 峨眉山(金頂 萬年寺)三飛六日 純玩 先飛九寨溝純玩團... |
天天發團 | ¥ 5810 起 |
先飛成都常規團... |
天天發團 | ¥ 5290 起 |
先飛九寨溝常規團... |
天天發團 | ¥ 5290 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