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繪制出了最后一次冰河期結束后馬爾代夫群島的海平面曲線圖,描繪出過去一萬年間馬爾代夫群島的變遷,這一成果有助于研究馬爾代夫群島未來的“沉浮”命運。通過研究在馬爾代夫群島附近獲取的巖芯,該校研究人員發現,一萬多年前,由于北半球冰蓋大量融化,馬爾代夫群島的海平面以每千年15米的驚人速度急劇上升。而同一時期,馬爾代夫地區的珊瑚島礁也快速生長,因而沒有被海水淹沒。在大約6000年至7000年前,海平面上升速度急劇減緩到每千年2米;而在過去6000年中,海平面上升速度再次下降到平均每千年25厘米,在這一時期,馬爾代夫地區可能首次出現了一批島嶼。
研究人員指出,在一般情況下,珊瑚礁的生長速度應該趕得上未來100年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但兩種因素對珊瑚礁的生長有極大負面影響:一是全球極端高溫天氣會破壞珊瑚礁;二是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強會增加海洋的酸性,對珊瑚礁群的架構造成不利影響。
研究人員表示,關于馬爾代夫群島將來是繼續存在,還是像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的許多暗礁小島那樣沉入大海的問題,還有待研究揭示。
線路名稱 --> | 發團日期 | 參考價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