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有哪些特色美食?
糌粑:糌粑就是用青稞制成的炒面,是藏族的主食。它是將青稞麥炒熟、磨細、不經過篩濾而成的炒面,與我國北方制作的炒面有點相似,區別是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而西藏的糌粑卻是先炒后磨,而且不除皮。吃糌粑時,先在碗里放上一些酥油,沖人茶水,放上炒好磨細的青稞面,然后用手將面與茶水攪拌在一起。攪拌時,要注意先用中指將炒面向碗底輕搗,以免將茶水溢出碗外;然后輕輕轉動著手中的碗,并用手指緊貼碗邊將炒面壓人茶水中;待炒面、茶水和酥油拌勻,能用手捏成團,就可以進食了。食時用手不斷在碗里攪捏,揉合成團,用手往嘴里送。藏族群眾吃飯-般不用筷子、勺子,只用手抓。 另一種吃法是燒成糊狀,里面放些肉、野菜之類,叫“糌土”。糌粑有青稞糌粑、豌豆糌粑和青稞與豌豆混合糌粑等。青稞的制作分為特細、中細和粗糙等類別。糌粑比冬小麥營養豐富,攜帶方便,出門只要懷揣木碗和“唐古”(揉合糌粑的小幅獐子或羊皮囊),吃時再加適量的茶水就行,無需生火做飯。
酥油茶:在西藏,家家都離不開酥油茶。酥油茶是每個藏族人每日不可缺少的食品。牛、羊是西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制作酥油茶的酥油就是從牛、羊奶中提煉出來的。 牧民們傳統的提煉酥油方法是:先將從牛、羊身上擠出來的奶汁加熱,倒入特制的大木桶中(這種桶當地叫“雪董”,是專用來提煉酥油的,高約4尺、直徑在l尺左右),然后用專用的酥油用具用力上下抽打奶汁,來回數百次,攪得奶汁油水分離,上面浮起一層湖黃色的脂肪質。這時就可以將這層脂肪質舀起來,灌進皮口袋中,冷卻了便成酥油?,F在,許多地方逐漸使用奶油分離機來取代人工提煉酥油。一般來說,每百斤奶可提取五六斤酥油。 酥油有多種吃法,主要是打酥油茶喝,也可放在稽耙里調和著吃。逢年過節炸果子,也用酥油。 藏族群眾平日喜歡喝酥油茶。制作酥油茶時,先將茶葉或磚茶用水久熬成濃汁,再把茶水倒入"董莫"(酥油茶桶),再放入酥油和食鹽,用力將“甲洛”上下來回抽幾十下,攪得油茶交融,然后倒進鍋里加熱,便成了噴香可口的酥油茶了。
青稞酒 青稞:青稞又稱稞大麥、元麥、米麥,是藏族人民制作糌粑的主要原料。青稞炒后磨成面用酥油茶拌著吃,人們也將青稞與豌豆摻合制做糌粑。青稞的營養是比較豐 富的,從有關資料對比來看藏族人民的主食糌粑,營養價值不低于其他谷類的營養,有的營養素還高于其他谷類食物。青稞做成的糌粑不但是藏族人民的傳統食品, 而且現在作為藏餐出現在拉薩的主要飯店,成為招待外賓的重要食品。 青稞酒是用青稞釀成的度數很低的酒,藏族群眾男女老少都喜歡喝,是喜慶過節必備之飲料,青稞酒的制作工藝很獨特。先將青稞洗凈煮熟,待溫度稍降,便加上酒曲,用陶罐或木桶裝好封閉,讓其發酵,二、三天之后,加入清水蓋上蓋子,隔一、二天后便成青稞酒了。青稞酒色澤橙黃,味道酸甜,酒精成分很低,類似啤酒。喝青稞酒講究"三口一杯",即先喝一口,倒滿,再喝一口,再斟滿,喝上第三口,斟滿干一杯。一般酒宴上,男女主人都會唱著酒歌敬酒。盛大宴會上,有專門的敬酒女郎,她們穿著最華麗的服飾,唱著最迷人的酒歌,輪番勸飲,直到客人醉倒為止。 風干牛、羊肉:風干肉往往是在每年的十二月底做,這時氣溫都在零度以下。通常將牛、羊肉切成條狀,也有的抹上鹽和一些野生的佐料,掛在通風、陰涼的地主,讓其冰凍風干,既去水分,又保持鮮味。第二年春季即可食用,口感酥脆、味道鮮美。 干酪:干酪也有兩種:一種是乳汁提取酥油后剩下的物質,經燒煮,水分蒸發后凝結成塊,然后將它壓成餅狀,或切成條塊狀晾干食用;還有一種,用酪漿燒煮,晾干后結絲狀或粒狀,有甜酪干、酸酪干、白酪干、青酪干等。 酥油:酥油是從牛、羊奶中提煉而來。傳統的做法是:將奶汁倒入叫做"雪董"的特制大桶里,用力上下攪拌來回數百次,攪得油水分離,表面便浮出一層淡黃色的脂肪質,把它舀起來,冷卻后便成酥油。酥油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藏族群眾(特別是牧區群眾)日常的熱量除了肉外,便靠從酥油中攝取了。酥油的吃法很多,主要是打酥油茶喝。逢年過節,人們炸果子"卡賽"也用酥油。
線路名稱 --> | 發團日期 | 參考價格 |
---|---|---|
★林芝兩晚 ★兩大圣湖(羊卓雍措 . 納木措) ★贈紀念品 ★購物 3 次 升級臥去飛回+1300元... |
¥ 3180 起 | |
★一車一導 ★林芝兩晚 ★贈紀念品 ★購物 3 次 ★贈礦泉水 升級臥去飛回+1300元 升級飛去臥... |
¥ 2980 起 | |
西藏全景... |
¥ 3980 起 | |
拉薩落地成團一車一導服務 尋覓桃花源,相約林芝嘎啦桃花溝,林芝在首屆中央電視臺的鄉土... |
¥ 4000 起 | |
拉薩落地成團一車一導服務 尋覓桃花源,相約林芝嘎啦桃花溝,林芝在首屆中央電視臺的鄉土... |
¥ 3000 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