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票·開放時間:旺季70元;淡季45元8:00 ~ 17:30 交通概況: 由西安市內西高新乘905路旅游專線,或在明德門城南客運站乘4-01路旅游專線可直達。 自駕路線:從西安繞城高速曲江口進包茂高速(西柞段)太乙宮口下;或從子午大道經秦嶺環山旅游路向東半小時可達。
翠華山簡介:
翠華山為國家首批的11個國家地質公園之一,而且是全國第一批建成揭碑的國家地質公園。它位于西安市南23公里的秦嶺北脈,海拔2132米,面積1785公頃。以“終南獨秀”和“中國地質地貌博物館”著稱。翠華山旅游景區由碧山湖景區、天池景區和山崩石海景區三部分組成。翠華山原名太乙山,傳說有太乙真人在此修煉過,所以得此名。
自秦王朝起,就已是皇家“上林苑”、“御花園”之地。秦王贏政曾經在次狩獵休閑,漢武帝曾在此設立祭天道場,秦圣宮是唐王李世民避暑消夏行宮。這里被人們視為三秦旅游勝地。1992年批為“終南山國家森林公園”,1997年推薦入“西安旅游十大景”之一。
自然景觀
奇石(崩積體與巨礫)
甘湫池和水湫池旁,崩積物的總量可達3億立方。大塊礫石以山體崩裂處向下,堆積成巨大的崩積體。有一塊巨礫的長、 翠華山山崩奇觀寬、高分別達60米、40米、30米。當地有人將房子直接建在巨礫上,穩如磐石,這些山崩礫石沿溝谷堆積,形成大面積的礫石斜坡。一坡巨石前擠后擁,似有翻滾奔騰之勢;從高處俯視,礫石奇形怪狀,或立或臥,或直或斜,千姿百態,嶙峋崢嶸,甚為壯觀。山崩時,巨大的礫石在崩落過程中,有時會沿節理斷開。水湫池旁,就有一礫石被鋸齒狀節理分為兩塊,犬牙交錯的破裂面甚為典型。風洞下面的玄關,是兩塊高30余米的巨礫之間的一道狹縫,縫寬僅數米。這也可能是巨礫斷開所形成的狹窄通道。
奇洞--冰洞與風洞
山崩時,巨大的礫石相互碰撞、擠壓、壘疊,在巨礫間留下許多幽深的縫隙。冰洞和風洞就是這類縫隙中最特殊的兩種。冰洞和風洞位于翠華峰崩積體的上部,海拔約1200米。冰洞較深,洞內地勢低陷,形成形狀不規則的外洞與內洞。由于缺少與洞外進行冷暖空氣交換的條件,因而洞內外夏季溫差可達到23℃以上,外洞陰冷,內洞結冰常年不化。風洞是由兩塊巨大礫石呈“人”字形相互支撐而形成的狹長縫隙。洞呈狹長的三角形,長30余米,高15米。洞內常年不見陽光,氣流經過時,速度加快,風力變小。游人進入洞內,便覺涼風嗖嗖。
奇景-殘峰斷崖
翠華峰與甘湫峰是山崩破壞最嚴重的兩座小峰。翠華峰海拔1414米,周圍聳立著一座座山崩后留下的殘峰。這些殘峰規模不大,尖角突出,直指蒼穹,構成一幅奇特的花崗巖峰嶺地貌景觀。在翠華峰旁有一孤立殘峰,四壁如削,傲然聳立,氣勢不凡。翠華峰側的斷崖峭壁高約200米,十分險峻,這里是山崩源地之一,大量崩塌積物就堆積在斷崖下面。甘湫峰海拔2145米,這里也是山崩源之一。在這里,一條1500多米,寬260-900米,高400多米的山體,近南北方向就地崩塌,形成巨大的崩積體。翠華山的懸崖峭壁幾乎隨處可見。鷹崖瀑布正是在60余米高的斷崖面上人工引水而形成的珠簾式瀑布。
奇湖-堰塞湖
天池堰塞湖、甘湫池堰塞湖和大坪堰塞湖。山崩地質形跡和地貌類型保存齊全,特別是山崩凌空面及冰風洞以北的崩塌石海區由于巨石相互疊置,高低錯落,植被茂密,通達性極差,加之石體本身的耐受性,遺跡保存的更加完好。山崩后山谷兩側形成的垂直斷裂面,猶如刀削過一樣,光滑陡峭,十分險要,氣勢及其磅礴。天然大壩堵截了太乙河上游的山間流水,在壩后1公里處,形成一個面積為0.14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堰塞湖。可劃船、垂釣等。此湖有“秦嶺明珠”之稱,為秦嶺72峪唯一一處堰塞湖,煙波浩渺,云蒸霞蔚,蔚為壯觀。山崩巨石與天池湖光相融,碧峰綠水,奇石異洞,構成一幅人間仙境。當地群眾稱其為“天池”、“水湫池”、“翠華湖”、“太乙池”等。在太乙河上游源頭,還有一個堰塞湖—甘湫池。甘湫池位于甘湫峰下,面積0.2平方公里,由于水源不足,池水嚴重滲透,現已成干涸之湖,故名甘湫池。甘湫池一帶山崩堆積物規模更大,山崩堆積體厚達500多米。據初步測算,整個翠華山山崩堆積物總體積達3億立方米,山崩遺跡分布范圍約5.2平方公里;目前初步開發范圍1.5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天池周圍。
山崩天然博物館
翠華山山崩形成的各種特殊地貌在中國十分罕見,因而被地學工作者譽為:“山崩天然博物館”。
人文景觀
翠華姑娘神奇的愛情故事
歷史傳說有:“云從玉案峰頭起,雨自金華洞中來”,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善男信女披星戴月趕上山來,燒香、祈禱,追求愛情的忠貞。
這里有翠華姑娘漢白玉塑像。相傳很久以前,涇陽縣有個叫翠華姑娘,心靈手巧,美麗出眾,與本村潘郎兩情相悅,私訂了 翠華山姑娘漢白玉塑像終身。由于父母早亡,兄嫂為圖彩禮而將她許配給咸陽城里的王姓富豪為妾,逼令成婚。眼看婚期降至,翠華思戀潘郎,日夜紡線。有天夜里,姑娘來到潘郎門前,正欲敲門,突然有狗狂叫,嚇走了她。于是姑娘把紡線系在門前樹上,紡線直奔太乙山,藏于山間湖畔,盼著潘郎能順著紡線找到她。妹妹跑了,兄嫂難以向王家交代,其韓玉就四處尋找。韓玉聽一南山翁說,上山打柴的村人在太乙山見到一位仙女,她頭戴山花,身披女蘿,綠葉遮面,不露紅顏,似如翠華山姑娘。其兄忙上太乙山尋找,果然見到妹妹坐在石洞旁。他正待上前扯住妹妹,只聽霹靂一聲,地動山搖,立流成泉,山景驟變,天樂響起,天仙出現,在仙女們的陪伴下,翠華架風冉冉升空。為了紀念這位敢于反抗封建禮教的姑娘,人們將太乙山改稱為翠華山,又在山中天池湖畔建立翠華宮,其遺址今亦可見。我們上山后便可參觀。后人為了紀念這位對愛情忠貞不渝的姑娘,每年農歷六月初一舉行翠華姑娘廟會,成千上萬的善男信女披星戴月趕上山來,香火旺盛。
國民黨黃埔軍校七分校校訓字跡
國民黨黃埔軍校七分校曾在民國二十九年在此留有校訓。字跡為:“生于理智,長于戰斗,成于艱苦,終于道義”。 國民黨黃埔軍校七分校校訓字跡
摩崖石刻林
有歷代詩人和現代書畫家,其中有王維、祖詠、司馬光、于右任等;現代書畫家有趙璞初、劉自犢、魏俊秀、陳少默、邱星、茹桂、趙步唐、吳三大、杜中信、蕭云儒、雷珍民、李成海、趙熊等盡百名人,為翠華山及山崩奇觀留下100多幅墨寶,可供您大飽眼福。
終南山藝術創作基地
是為了在翠華山現有的科普、科考、觀光游覽功能的基礎上向文化旅游方面發展,景區向多功能、多層次全面發展,最大限度滿足游客要求。同時,通過終南山藝術創作基地暨樊洲中國畫館,旨在弘揚博大精深的中國書畫攝影文學藝術,建設文化名山,為海內外藝術家提供一個藝術作品展示、藝術創作交流、藝術科研教學的平臺,為廣大游客創造一個欣賞文化藝術、陶冶情操、崇尚高雅、倡導文明的自然優美場所。終南山藝術創作基地為你打造平臺,展現藝術,并有國畫院樊州畫家在此傳播書畫文化,交流創作藝術。
地質博物館
走進地質博物館你可了解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全貌,看各種巖石標本,學地質科普知識;翠華山地質博物館始建于2005 翠華山摩崖石刻林年,于2006年9月建成開館。博物館通過投影、沙盤、展柜、展臺、展板的形式,向游客集中介紹展示了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的概況、地質遺跡類型、自然景觀特色、開發建設情況、游覽參觀路線設置等情況,是一個多功能展示館。免費開放。
太乙真人
天池西邊的翠華峰由多個山崩留下的殘峰所組成,其中一個小峰孤立于其它殘峰之外,昂然矗立,面對群山,此即為“太乙真人”。翠華峰旁原建有接圣臺道觀,相傳太乙真人常在翠華山峰旁昂首群山,久久不愿離的情景。
漢武帝拜謁太乙神道場
公元前112年,漢武帝在此拜謁太乙神時的祭天道場遺址。這里居高臨下,視野開闊,這里將恢復重建漢武帝祭天道場,以現昨日道場之雄壯氣勢,是朝勝祭天之圣地。
線路名稱 --> | 發團日期 | 參考價格 |
---|---|---|
大唐皇家園林,大唐御湯遺址,西安事變五間廳所在地——【華清池】世界第八大奇跡之一的... |
¥ 起 | |
★革命的搖籃---延安,讓您領略記憶中的那個年代! ★觀看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兵馬俑博... |
¥ 1780 起 | |
[紅色線路]西安 兵馬俑 延安 楊家嶺 黃帝陵 壺口瀑布雙臥六日 ★革命的搖籃---延安,讓您領略記憶中的那個年代! ★觀看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兵馬俑博... |
¥ 1680 起 | |
... |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 ¥ 2050 起 |
... |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 ¥ 1500 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