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中,最古老和最年輕的土樓均坐落于“土樓之鄉”福建永定縣境內的初溪土樓群。驅車來到初溪土樓群,一條小溪從山腳潺潺流過,站在石頭橋上抬頭望去,只見或圓或方的成片土樓依山而建,在山水田園間高低錯落。
雖然不是周末,停車坪上仍然停著十幾輛小汽車。福建省客家土樓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沈錦松告訴記者,“現在,珠三角地區的自駕車游客對永定土樓感興趣的越來越多”,但永定土樓還只是個觀光點,酒店等旅游配套服務設施仍不足。
隨著“福建土樓”列入世遺,永定客家土樓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如今,無論是官方,還是土樓里的“原住民”,都樂于“營銷”賣旅游。
在土樓里開旅館,成為不少土樓人家的選擇。初溪馀慶樓的樓主徐恒地,便將土樓旅館生意做得有聲有色。
有著300年歷史的馀慶樓里,不少穿著時尚的青年人穿梭其間,而徐恒地正在一間小屋內的電腦前,不斷刷新網頁,手機短信提示聲連連響起。
徐恒地說,自家土樓來得最多的是外國人和臺灣人,“他們都是通過網絡聯系到自己,并自己找上門來投宿。”說話間,徐恒地將剛接到的一條短信遞給記者看,“你看,又有客人向我訂了五個房間,明天過來。”
堅實土墻、環形走廊、木門木窗木樓梯木樓板……一切都是那么古樸自然。隨意推開一扇木門,徐恒地的土樓旅館客房里電視、空調等現代家電應有盡有。徐恒地將古老土樓里40多個房間改造成旅館客房,這花了他將近半年的時間。
2008年,“福建土樓”列入世遺名錄。次年,在外做生意的徐恒地瞅準土樓旅游的商機,毅然返鄉創業,開起了土樓旅館。
沈錦松對土樓人家的回鄉創業印象尤深,他說,“土樓旅游的世遺效應已經顯現,不僅有門票分紅,還有多種生意可做,現在土樓人家大多不外出務工或做生意了”。
“你們要是旺季來,我根本沒空跟你講話。”采訪間,離開電腦的徐恒地又“馬不停蹄”地用手機上網,一邊聊著,一邊不時低頭查看手機。
上網成為了徐恒地的日常工作。他登錄各大旅游網站,在論壇、微博上發帖發圖片,推銷他的土樓旅館,也不忘推銷土樓之旅。這讓身居大山里的他嘗到了甜頭。
“網絡是我們最有效最節約成本的營銷途徑,我們的顧客都是在網上看到我們的信息,除了我們自己發布消息,也有來過的游客在網上與網友分享,這樣我們的知名度也就不斷提高。”徐恒地有著他自己獨到的生意經。
穿行于初溪土樓群,不時能看到擺攤賣特產的小販。原本以務農為生的土樓女子黃婉華,看到近年來游客不斷增多,也放下農具,靠著祖祖輩輩賴以為家的土樓做起了小本生意。
茶葉、花生、梅菜干,黃婉華向游客兜售的都是她自家種的土特產,“原生態”是她做好土樓生意的最大“賣點”。正在挑揀茶葉的黃婉華告訴記者,旺季的時候每天大約有五六百元的收入。
“這比種地來得輕松多了。”黃婉華笑稱,看到游客這么多,自己已經不滿足于單純賣特產,“接下來想在自家土樓里開個飯館,讓游客在古樸的土樓里吃到正宗的客家菜,這樣也能加深感受嘛。”
作為世遺“福建土樓”的核心區,永定現存土樓23000多座,列入世遺的有23座。保護和開發土樓成為了當地政府的大事。沈錦松說,“看土樓主要是了解客家文化,對文化保護好、開發好、營銷好才能有一個響當當的客家土樓品牌。”
近期,《土樓回響》大型交響樂、大型原生態歌舞《土樓神韻》、歌劇《土樓》等在馬來西亞、新加坡、臺灣等地上演,引發海外新一輪對客家土樓對客家文化的追捧。沈錦松說,土樓品牌營銷好了,老百姓跟著老祖宗留下的這份遺產可以享更多的福。(完)
線路名稱 --> | 發團日期 | 參考價格 |
---|---|---|
全程景點安排合理有序而輕松不累;專業接待老年團的導游及醫護讓游客得到最大的安全保障... |
¥ 2300 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