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B2B平臺e路同行陷入了資金危機,被曝涉及的金額超過億元,引發相關組團社、供應商的維權浪潮。北京旅行社獲悉e路同行遭遇頻繁刷單,由此產生了大量虛假交易進而導致資金鏈緊張。此次事件也暴露出了旅游B2B平臺在交易資質、安全性、安全監管等方面的諸多問題,有待及時的規范。
返點誘惑綁架供應商
旅游B2B平臺返點活動早已不陌生,通過返點等優惠的手段吸引組團社,繼而綁架供應商在其平臺銷售產品已經成為業內公開的運營邏輯。
據了解2011年成立的e路同行,通過員工一家家走訪旅行社獲得第一批用戶,但在平臺上并無產品的實際的交易,為進一步吸引用戶并展開交易,e路同行展開了發送紅包等優惠活動,之后又進行返點的活動。在旅游產品微利背景下,5%-8%的返點迅速吸引了一批組團社進駐,而供應商也不得不通過該平臺進行交易。旅游百事通總經理張力將此現象稱為“吸引零售商,綁架供應商”。
作為供應商,根本不愿意在該平臺進行交易,擔心平臺攜款跑路,但大量組團社被吸引至該平臺,自己也只能跟著去進駐。“沒有辦法,市場競爭的壓力很大。”該負責人無奈表示,此前南京文華國旅的業務還不錯,但是B2B平臺的返點出現之后,自身優勢也隨之瓦解。
而組團社鄭州中州國旅某部門經理表示,自己與e路同行合作主要是被返點的利潤吸引,不少同事可借此每月獲得萬元收入,但是自己對這一平臺并不放心,因此合作的業務也不多。他表示,當時就是秉著金額不能太大的態度與他們聯系。e路同行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平臺共有103803家組團社進駐,供應商13520家。
審查不嚴遭大肆刷單
9月15日下午,北京千里雪科技公司公布一封律師函稱有用戶、不法分子通過合同欺詐致使千里雪公司遭受重大損失。北京商報記者隨后采訪了解到,北京千里雪提及的合同欺詐是指千里雪的旅游B2B平臺e路同行因為通過返點吸引流量,導致部分用戶大肆刷單,致使平臺資金鏈緊張。負責此事的河南路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馬亞麗表示,調查顯示e路同行平臺的某些用戶確實存在虛假交易。有消息稱e路同行此次暫停業務致使1億多元的資金滯留在平臺。
有不愿具名的旅行社從業者透露,e路同行連接著諸多旅游批發商和組團社,有些批發商在e路同行注冊多個賬號,通過這些賬號購買自己的產品,利用自買自賣的方式大肆獲取平臺給出的5%返點。一位接近e路同行的業內人士表示,現在很多地接社同時也是組團社,而地接社就是旅游產品的供應商,因此將自家產品在e路同行過一遍,就可以獲得很高的利潤,比任何投資都要高。
鄭州中州國旅某部門經理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平臺用戶之所以能夠完成刷單,與e路同行的審核不嚴分不開,“平臺對批發商的審核相對較嚴,但在組團社一方,基本上沒有什么審核”。另有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e路同行每天的交易量已經達到上千萬,5%的返點對其來說壓力不小。甚至有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業內流傳某大型OTA欲收購e路同行,因為談判未成,所以采取大肆刷單方式對其進行“懲戒”。
資金安全成關注焦點
e路同行事件出現之后,業內關于B2B平臺的安全性也展開大討論。雖然去年12月e路同行上線e付寶,但鄭州中州國旅某部門經理表示,在e路同行進行交易,并沒有第三方做擔保,組團社交付的錢款通過支付寶或網銀、POS機直接打入平臺賬戶。張力指出,平臺沒有法律權利把錢留在自己的賬上,有非法集資之嫌。因此,為規避風險,很多B2B平臺設立旅行社,組團社的錢直接交給該旅行社,而這樣的交易就變成了買賣的行為。
北京旅行社獲悉匯集到B2B平臺的資金是否安全成為供應商和組團社最關心的問題。張力表示,平臺圈錢最可怕,不知道把錢拿到什么地方去用了,如果是資金鏈斷裂了,好多供應商的錢就會打水漂。勁旅網總裁魏長仁則表示,像e路同行這樣的獨立B2B平臺,盈利是它的目的,通過賬期沉淀的資金會被用做炒股、購買理財產品等,而這樣的資金利用存在風險,平臺也就存在資金鏈斷裂的危險。
目前e路同行的確已經展開審核,并不斷在官網公布通過審核的旅行社。不過,北京商報記者多次致電e路同行公開的電話和客服熱線,均無法接通。實際上,在e路同行暫停業務后,供應商和組團社最擔心的是e路同行跑路。南京文華國旅負責人表示,目前雖無確切消息證實e路同行跑路,但是它的審核速度太慢,無異于跑路。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e路同行給旅游業內上了一課,平臺采取返利措施急功近利,審核的漏洞助推刷單行為,因此,平臺自身要重新考量返利吸引用戶這一方式是否是合適,同時審核機制也需逐步的完善、彌補漏洞;另一方面,作為B2B平臺需有權威資質第三方作為交易擔保,而在法律的層面上,也需要加大對B2B平臺的監管,并完善相關法律規定。
線路名稱 --> | 發團日期 | 參考價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