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智利原有居民是印第安人, 早期境內居住著阿勞干人、火地人等印第安民族。16世紀初以前屬于印加帝國,16 世紀處于從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過渡階段。其中,北部的烏魯人、孔薩人和中部的阿勞坎人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兼營漁業,有的已能制造銅器和金銀器;南部的奧納人、雅甘人等靠漁獵為生。 1535年,西班牙殖民者從秘魯侵入智利北部。1541年建立圣地亞哥城后,智利淪為西班牙殖民地,并受其統治近300年。16 世紀30 年代,西班牙殖民者弗朗西斯科·皮薩羅征服秘魯以后,派他的伙伴阿爾馬格羅于1535 年侵入智利。因遭印第安人襲擊,1538 年逃回秘魯。1540年,皮薩羅又派巴爾迪維亞再次侵入智利,陸續建立圣地亞哥、康塞昔西翁和瓦爾迪維亞等城鎮,智利遂淪為西班牙殖民地。此后,印第安人繼續堅持戰斗,其中間勞坎人長期控制著比奧比奧河門南的領上,智利初由秘魯總督管轄,1778 年西班牙王室設置智利都督府和檢審庭,作為智利的最高統治機構。1810 年9 月18 日,圣地亞哥的土生白人推翻了殖民政權,成立獨立政府。1814 年10 月秘魯總督派兵前來恢復殖民統治。智利民族志士在奧希金斯領導下越過安第斯山,與圣馬丁的軍隊會合。1817 年,這支軍隊在圣馬丁指揮下進軍智利,2 月12 日在查卡布科大敗西班牙殖民軍。同年,奧希金斯被推舉為智利最高執政官。1818 年2 月12 日奧希金斯正式宣布智利獨立,成立共和國。
文化藝術:
智利是拉美文化藝術水準較高的國家之一。全國有圖書館1999家,總藏書量為1790.7萬冊。有電影院260家。首都圣地亞哥是全國文化活動中心,有25個美術館。詩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獲1945年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個獲此獎的南美洲作家。詩人巴勃羅•聶魯達獲1971年諾貝爾文學獎。
線路名稱 --> | 發團日期 | 參考價格 |
---|